行動資料修改
請輸入指導老師EMAIL
×
分享  :  
愛地球 作伙來
臺中市 / 台中市永春國小
環境保護
指導老師 :   曾玲詩  
學校名稱 :   台中市永春國小  
執行時間 :   2023/09/18 - 2024/07/05
希望力 Hope
一、 計畫理念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0%,而台灣四面都是海洋,但我們對海洋環境與海洋 生物的了解卻遠比陸地少。當老師在向我們介紹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時,我們發現陸地和海洋都有生命力,我們認為保護海洋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此我們選擇以保護海洋為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我們希望可以讓全校學生都能對SDG11永續城郷、SDG14保育海洋生態與水下資源有更多的了解,進而將永續發展的目標傳達到他們的親友甚至全世界,為世界創造希望。

二、 問題解決
在查找資料的討論過程中,我們知道一隻鯨魚一生能吸收的二氧化碳比1000棵樹還多,我們覺得保護一隻鯨魚比種1000棵樹容易,但我們也發現我們對於保護海洋與海洋動物的了解不多,所以我們決定舉辦書展相關活動讓更多人認識海洋與海洋生物。

三、 計畫目標
透過書展與課程對3-5年級學生宣導SDG11永續城鄉和SDG14永續海洋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並購買有永續漁業或對環境友善標章的產品。
四、 計畫期程
愛地球 作伙來計畫期程
活動內容 時間
計畫發想 9/18-9/29
計畫撰寫 10/2-12/15
活動設計 11/6-1/19
課程製作 12/15-1/12
計畫執行 1/15-5/3
資料分析 2/19-2/23+5/6-5/17
成果發表 2/26-3/1+6/24-7/5



超越力 Exceed
我們的目標是讓人們經常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為地球帶來正面影響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透過書展海報、活動影片、課程與故事ppt及導覽解說活動,利用廣播、紙本、影片與網路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活動,加入我們愛地球的行列。
一、水下古時光展覽活動:
校長邀請海洋科學博物館在學校舉辦展覽活動,主要展出內容是介紹水下文化資產-沈船。計畫發起人參加解說員的培訓課程並為班級解說展覽內容。活動結束後我們也將展覽活動製作成影片在學校大門的大電視撥放,也將影片上傳至youtube,並將連結製作成qrcode刊登在學校刊物上。我們也透過全校廣播的方式向同學介紹減碳的海洋生物。
二、愛地球任務課程
由荒野保護協會講師-余躍鏱老師到學校教導計畫計畫發起人減碳的方式,這些學習內容也成為製作課程時的重要題材。由我們自己製作課程,自己擔任講師。在愛地球任務課程中,我們向同學們介紹了如何透過海洋生物來減少碳排放、環保標誌的意義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透過行動節能減碳。最後,我們利用Padlet與紙本任務單的方式,鼓勵同學紀錄他們在寒假中執行環保行動。我們也將課程製作成書展海報,讓沒有參與課程的同學也可以透過書展知道如何愛地球
三、愛心媽媽說故事
我們邀請請愛心媽媽到低年級的班上介紹書展的主題書籍,我們將故事製作成PPT提供給愛心媽媽使用,讓低年級的同學們藉由書籍中的故事學習如何愛地球。
救援力 Rescue
我們團隊的成員來自4-6年級,我們利用早修與午休長時間的討論後,想出的書展活動,我們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參與活動,我們邀請了以下的人和團體協助我們執行這個計劃,讓更多人知道如何愛地球為地球創造希望。
一、與海洋科學博物館合作
校長邀請海洋科學博物館在學校舉辦展覽活動,我們參加解說員的培訓課程並為班級解說展覽內容。
二、荒野保護協會講師-余躍鏱老師
由荒野保護協會講師-余躍鏱老師到學校教導計畫計畫發起人減碳的方式,這些學習內容也成為製作課程時的重要題材。
三、家長會
我們向家長會說明我們的活動並邀請他們贊助課程後班級愛地球行動競賽獎金。
四、班級導師
我們像班級導師說明我們的課程,邀請老師帶領學生參與我們的活動。
五、愛心媽媽
我們邀請愛心媽媽到低年級班上為我們介紹書展主題書並說明愛地球行動。
六、全校同學
我們為低年級製作了書展故事PPT,打上注音字幕,讓低年級小朋友比較看得懂。在每個故事的結尾,我們也提出了3個省思和3個低年級小朋友可以做到的愛地球行動。
我們為中高年級設計了愛地球課程,透過課程說明與課後行動讓他們在生活中可以養成愛地球的習慣。
我們也為全校同學設計有趣的書展遊戲,讓同學們可以透過遊戲來學習如何愛地球。
克服力 Overcome
透過愛地球小調查的問卷,我們發現:
1. 識環保標章的人數更多:由277人增加到414人
2. 會選購有環保標章產品的人數更多:由248人增加到370人
3. 在愛地球的課程前,同學們平時做過對地球友善的行為大多是節約用水、不吹冷氣、資源回收等,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愛地球
4. 在愛地球課程之後,有98%以上的同學願意邀請更多身邊的人一起愛護地球,對環保標章更敏感,也知道更多對地球友善的行動,讓"愛地球"成為生活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