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資料修改
請輸入指導老師EMAIL
×
分享  :  
環保心動生活,讓味蕾和地球同樂!
桃園市 / 桃園市中埔國小
環境保護
指導老師 :   王憓筑  
學校名稱 :   桃園市中埔國小   
執行時間 :   2023/12/01 - 2024/02/29
希望力 Hope
五年級的社會課《土地開發與環境保護該如何抉擇?》,帶我們認識了臺灣地形的發展與利用,同時也讓我們發現了便利生活與永續環境互相拉扯的為難,開啟了這次「環保心動生活」的旅途。
一開始,在課程裡我們一起討論了「當海岸的生態保育及經濟開發產生衝突時,該如何適當的選擇?」的問題,我們發現思考過程中,因為過去的學校活動、課堂,曾學習、感受到環境破壞的危害,想起了海龜鼻插吸管的難受,而且土地開發不是我們平常會參與、直接動手的事情,所以很容易侷限於如何做到環境保護,或是最終想出來選擇的方式與原因,是五年級的我們實際上無法作為、無關的事情。
後來,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從土地開發拉回到日常生活,我們發現教室的回收區有許多的早餐紙盒、塑膠袋、竹筷子等等的垃圾,進而意識到每天帶餐具來學校吃午餐、帶水壺來學校喝水,但大多數人早餐卻是在便利商店、早餐店購買,都是使用一次性的餐具,讓我們驚覺光是攜帶環保餐具這件事,明明都有環保餐具了,我們還是選擇「做一半」。
了解到我們生活中單就餐具的使用,就常常在方便與環保來回不定,我們就透過玩《日日挑戰》桌遊,剖析沒辦法全面使用環保餐具的原因與對環保的看法,並針對分析結果發展各種解決方法,接著在日常生活中互相觀察與鼓勵、實踐,最後進而透過訪談、發揮自身影響力,試著幫助身邊的家人或親友,再慢慢逐步拓展至他人,讓因生活便利性而對環保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大家,從最基本的吃飯開始,都能無負擔的做環保。
超越力 Exceed
為了解決因生活的方便而環保「做一半」的狀況,需要找到能兼顧簡單方便與環保的用餐方式(工具),所以我們以下的步驟開始一步步的探討原因與內心真實的想法,並且從日常生活中觀察、鼓勵,最終從自己開始和家人或親友一起實踐。
第一步,我們透過《日日挑戰》桌遊的情境故事,以小組討論與思考的方式,確定是因忙碌容易忘記,以及會節外生枝出很多麻煩事(例如:要多準備袋子裝、增加背包重量、每餐都需要找到地方清洗與整理),而使得環保餐具沒有完全走入我們的生活中;接著,我們創意大爆發,無論是否可行,透過小組集思廣益、激發想像的骰子、上網查詢找靈感,盡可能的發想出能解決忙碌與麻煩的用餐方式,像是吃下記憶吐司後,就算再忙都自動記得帶環保的東西,或是可以先確認隔天是否忙碌,視情況事先準備餐具並煮好餐點,又或是從自己做起,並運用向人說明使用塑膠製品的危害,說服他人使用環保餐具等等;最後,我們從這些點子中,選擇不會太困難,而且實際上自己可以嘗試做做看的組內投票,並向全班分享這些好方法。
第二步,有了這些好方法後,我們要試著將這些方法從自己的生活中做起,並且互相觀察與提醒,發現知道這些方法後的我們,有沒有哪些改變,又或是有沒有過去我們忽視的好榜樣,能夠讓我們借鏡並效仿的;而在這段觀察期中,我們發現雖然早餐還是有不少同學因家裡方便,帶或買了一次性的餐具裝早餐,但在忘記攜帶水壺、餐具等用品時,我們會詢問老師有沒有備用的能借,不再拿取瓶裝礦泉水、塑膠湯匙等等物品,而在期末的同樂火鍋大會時,大部分的同學更是默契的分工攜帶家裡就有的鍋碗瓢盆,不攜帶一次性餐盤、醬料碟與杯子;此外,我們更是發現有同學在戶外教育去風禾公園踏青時,有同學是用小的不鏽鋼便當盒裝飯糰當午餐,而不是更方便的塑膠袋,值得大家效仿與學習,同時也互相提醒與注意並隨手撿起垃圾,不讓不環保的危機擴散。
第三步,我們回歸到最初,透過集體互動的討論課程,並配合平板查找資料,發覺環保與環保餐具帶給我們的意義與感受,再次認識到我們對於環保餐具抱持的正面態度,與期望找到人人都能方便又環保的用餐的心,並且思考自己實踐的同時,要怎麼將這份環保心意傳達給其他人,進而有效地融入到生活之中,最終,我們覺得能透過試試看投稿用報紙(新聞)傳播、互相提醒養成習慣、約定禁用塑膠、嘗試開發與設計易攜帶的產品、門口貼提醒標語等等方法,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影響他人,將環保餐具帶入每個人的生活。
第四步,反思自己自己日常生活中有確實實踐,以及沒有做到的時刻,並在想辦法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後,透過訪問親近的家人與親友,與嘗試解決受訪者無法順利每餐使用環保餐具的問題,進一步融合上一步驟提出的方法,讓自己的行動能拓展到家人或親友,再逐步一人接一人影響他人、向外擴散。
救援力 Rescue
在我們生長的這個世界,有許多為了生方便而產生的產品或生活方式,一次性餐具、塑膠袋就是因此出現的產品,早餐店的產品、便利商店也都是,而提到環保,我們往往會有不便利的感受或聯想,就像這次的核心——環保餐具,我們與親友們很多都是認為環保很好,但很忙會忘記、需要額外的準備與處理,因此要突破方便與環保背道而馳的重圍,找到方便又環保的平衡,是整個過程中孩子們一直在解決的問題與面臨的挑戰。
面對這樣的困難,孩子們透過桌遊道具輔助,讓困難不再那麼「難過」,而是用輕鬆、天馬行空的方式發散,並且從討論過程中發現如何將這些奇思妙想變化成我們能夠做到的事,這樣找到平衡就不會是跨不過去的障礙,反而是有趣嘗試。

在創意大爆發以及發展實際的執行方法時,孩子在初期會對於自己的想法不自信、表達不全,更是會在意自己的想法同學能否接受,或是想不到而無所適從,而加深了孩子突破與解決方法的進展困境。
遇到這樣的阻礙,互相的鼓勵與幫助,就是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學習,學習用和善的語氣鼓勵同學試著表達、上網找資源幫助自己激發並傳達想法、發覺同學感受與即時給出溫暖的幫助,逐漸地,增加了孩子的自信與互助共好的氛圍,也能在後期讓孩子相信自己擁有影響力,能夠幫助周遭的人,找到方便與環保的平衡。

思考與發想後,長久、永續的發展與實踐,是需要每位孩子踏實地做、持續地發揮影響力,才能將行動有效的延續下去,進而人人都能用小小力量照亮地球。
孩子學會將目光回到自己,從自身做起,在自己身上感受透過實踐、發揮影響力帶來的改變,而得到成就感,並推廣到家人、親友,再拓展到社會。
克服力 Overcome
我們用DFC 學習法發起思考,包容不同的觀點,強調每一次發言都很必要、每一個想法都被需要、每一位組員都最重要,讓議題不再沉重、讓解決方法多元、讓每個人都能自信的發揮影響力;過程中甚至發展出「用手吃飯」的想法,但同學們認真地表示這不是玩笑,而是嘗試印度文化習慣的方法,從根本解決一次性餐具的問題,也又從此想法,拓展出快速方便清潔餐具的方法。
而實踐過程中,孩子們開始注意到那些默默的環保小英雄,學習他人使用環保餐具的時機與方法,透過觀察,互相學習、一同成長。
從社會課的討論作為起點,將廣大的問題回到自己的生活本身,並且從最基本的吃飯開始,讓環保不再只是口中討論的議題,更讓做環保不再困難與複雜,輕鬆又方便,才能將行動延續下去,達到永續行動、永續發展。